更新时间:
为了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6月13日,国务院公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公平竞争审查的范围、标准、机制等方面作出27项安排,将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提升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位阶和效力,强化了政策理性和竞争中性,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31个省份中,11个省份常住人口呈现正增长,分别是浙江、广东、海南、上海、江苏、新疆、贵州、北京、天津、宁夏和西藏。其中,浙江去年人口增量达到50万人,位居第一。广东去年人口增量达到49万人,海南为16.19万人,位居第三;上海为11.56万人;江苏和新疆均为11万人;贵州为9万人;北京为1.5万人;天津、西藏和宁夏去年人口增量均为1万人。
概而言之,《条例》显著提升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法律地位和执行力度,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破除地方保护及行政性垄断”等要求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开展仍面临挑战,为更好实现政府的中立性、政策的合理性、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应当从细化审查标准、优化审查流程、加强审查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的制度建设。同时,《条例》的最终目标在于实施,在配套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更应当加强政策措施的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通过监督抽查、约谈提醒等方式,确保《条例》在各地各部门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这将为推动经济的创新和转型,构建高标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法治化,需要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方面为经营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提供全方位的行为规则和法治保障。《条例》的发布与实施,使公平竞争核心理念具体融入营商环境供给中,突破制约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玻璃门”“旋转门”“卷帘门”等隐形壁垒,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工作力量和政策支撑。《条例》的发布和实施,有利于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2021年11月,益阳市纪委监委对汤跃武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2年5月,汤跃武因违反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3年1月,汤跃武因犯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40万元。
“担任县委书记后,权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一把手’,最终的决策权在我这里,基本上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汤跃武“家长式”的做派,让许多干部敢怒不敢言。